乐文小说网 > 别样清穿团宠路:抱着四爷喊祖宗 > 第60章 赐封侧福晋?别别别,千万别!

第60章 赐封侧福晋?别别别,千万别!


不能说康熙好奇心重,主要在他印象里老四跟老十四虽同母所生,但素来相看相厌。

  如今竟能放下成见携手开铺子?

  新鲜,真新鲜啊!

  四爷:……

  其实到现在,他也不大能欣赏讲义气到近乎傻的十四。觉得两个他捏起来,也比不上十三弟一星半点。

  但大孙女说得对啊!

  再怎么的,也比折损自己将才倒叫外人占了便宜去强。

  十四能打,而雍正朝缺武将。

  西边战事僵持不下,空耗国力,还容易被沙俄所趁。所以该努力还是要努力,他都知道正确答案了,就万万不能再做恰克图那道错题。

  给后世留下雍正皇帝文治历代帝王中都数得上,武功稀烂的刻板印象。

  因而,在皇阿玛震惊、兄弟们揶揄的目光中,四爷镇定如常:“回皇阿玛,这铺子原是隆科多隆大人送给十四弟的赔偿。十四弟以乌雅氏也跟着一道受惊,理当见者有份而转赠于她。”

  然后?

  乌雅氏无功不敢受禄,几次三番拒绝,但十四那犟驴脾气谁不知道呢?

  说不通,根本说不通。

  正好后来看戏,乌雅氏也有了些领悟。遂自拟提纲,再找擅文墨之人润色,有了这话剧。索性以这场地改了万象话剧院,给十四算了一股。

  其中不少对金玉聪慧,擅长举一反三的夸赞。

  “是这样吗?”

  有人偷偷拐十四胳膊,眉眼间皆是兴味。

  十四可是拿小表妹当师傅看的,闻言只挑眉:“岂止呢?表妹素来聪慧,又博览群书,最能知微见着。可惜是个女儿身,否则未必不能封侯拜相。”

  众人:……

  原以为四爷都已经挺不谦虚了,没想到十四还能更上层楼啊!

  得。

  这戏还没开场,就已经让人开足了眼。

  连康熙都笑:“确实。那牛痘已经经过多番培育,毒性又降低了一大截儿,预防天花的效果却丝毫不减。再试验一段儿,便能取代人痘大力推广。假以时日,大清不愁不能全面消灭天花。”

  “只这一事,乌雅氏便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此言一出,全场震动,气氛立即到了高潮。

  一些曾经历过顺治年间大疫,失了好些亲人的老宗室们更高兴到掉泪:“长生天保佑,我大清再无惧那恶疹矣。”

  “皇上说得对,乌雅格格功高矣!”

  “可惜是个女儿身,无法出将入相,只得些珠玉赏赐而已。”

  刚感叹完,十四就出面替他家小表妹求升职了:“既然皇阿玛都金口说小……乌雅格格功劳最大,那不给爵位也给升个位份啊,好歹让人有个依仗!”

  “按例亲王只能有两位侧福晋,但常例之外总有恩赏不是么?”

  你是皇帝你说了算啊!

  您金口一开,这点小事简直手到擒来好么?

  康熙:!!!

  事儿是这么个事儿,但这是你该说的?

  但臭小子目光澄净,一脸坦荡,当阿玛的也不好给孩子脑门上贴龌龊标签。

  刚夸完金玉,同样不好吝啬个侧福晋的位份。

  遂点头道了声有理,结果封赐未行,俩当事人双双跪了。

  同样的目的,但金玉端稳了恋爱脑人设不动摇,开口就是无功不受禄。

  她当时就是随口一提,多亏她们爷聪明,且在皇上教导之下知晓民生厉害这才有了后续牛痘事,她委实不敢居功。

  再问?

  再问人家小帕子直接挡在脸上了:“呜呜,不敢欺瞒皇上,荣华富贵谁不稀罕?侧福晋可是要上皇家玉牒的,连生下的孩子都比普通庶出尊贵两分。”

  “可……我们爷素来重规矩,从不轻易逾越。而妾,妾断不做令我们爷不喜之事!”

  宁可不当这个侧福晋,也绝不冒失宠风险。

  谁看了不得说,这傻丫头被情情爱爱糊了脑子呢?

  康熙皱眉看向四儿子:“胤禛,你怎么说?”

  四爷:……

  这事过于曲折离奇,有点不大好说。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他绝不愿意与乖孙女顶着夫侧名头出现在皇家玉牒里。

  不然就算他日后登基,再冒着天下之大不韪给人赐婚,她十有八九也得被高高供起来。

  谁敢跟皇上昔年宠妃做寻常夫妻?

  至于让金玉假死换身份什么的,根本就不在四爷考虑范围内。

  他家乖孙女为大清悍不畏死,贡献良多。就得光明正大,堂堂正正且富贵荣华地活着。

  但现在皇阿玛要赏,没有点强有力的理由可不好拒绝。

  正好……

  四爷垂眸,认真行礼:“按说皇阿玛有赏,儿子只有欢天喜地替自己跟乌雅氏谢恩的份儿。但不知您是否还记得当初她为何住进了别院?”

  见康熙有些愣神,四爷还简单复述了下。

  康熙这才愕然:“这,难道?”

  是就一个字,四爷说得那叫一个斩钉截铁。

  “当初听着这事儿的时候,儿子心里就打突。”

  “毕竟旗民不婚虽未写进大清律里,但也一直约定俗成,甚至许多人家还要区分个满汉。以至于各大家族相互通婚,亲缘越来越近。其中若真有不妥,对咱们满人甚至整个大清都影响巨大……”

  虽然他是直接听了正确答案,但大孙女反复提及人设的重要性,他当然也得孝顺些、能干些、心有大局些。时刻注意给皇阿玛留下此子可堪重用的好印象。

  但此时此刻,康熙哪里还注意得到这点小节?

  他就关注调查结果!

  毕竟他的孝昭皇后、孝懿皇后、温僖贵妃、佟佳贵妃、宣妃、悼妃等,可都跟他亲缘不远。

  四福晋、八福晋、十七福晋也都多多少少与皇家有些血缘联系。公主们更是,几乎都指进了亲戚之家。

  而且,外界不曾知晓,他这个当事人还能不知?

  温僖贵妃夭折了个幼女,孝昭与孝懿两位皇后更都是折在小产、难产上的。只他想着连着三任皇后都如此,传出去未免太过不祥,这才只语焉不详地记了个病故而已。

  饶是这,也惹了不少流言蜚语。

  民间甚至有传言说大清当年杀戮太过,所以祸及子孙。

  小皇子频频夭折,皇后一个接一个薨。

  惨到让康熙都怀疑自己这命格是不是有啥说头了,现在出现了另外一种可能,他能不着急么?


  (https://www.xlwxsww.com/2071/2071113/11111044.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xlwxsw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lwxs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