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天选工具人


“太子殿下传诏一起用午膳?”

  “我知道了,一会便到。”

  刚翻阅了六部五寺过去这些年的重要奏本,本打算在詹事府清闲几日,好让新人多熟悉熟悉处理政务的流程,东宫的内侍就来传讯了。

  原本还想在东宫找自家大姐混一顿好的。

  无奈,只得给小朱分担分担因这连日辛劳,冯太医专门交代给朱标的“药膳”了。

  虽说有了公府进献的厨子,味道算不上差,可比原本的手艺总是降了几分。

  问题是他又不虚。

  再这么补下去。

  家里的美人就算算着葵水避子也得怀上。

  算起来还是自家厨子的手艺不足,改天得让家里的厨子研究研究,怎么能把药膳也做的又补又好吃。

  慢条斯理的迈步御书房偏殿。

  一进门就看到,朱标端坐在上首,手中还阅览着奏书,桌面上还有一小摞,这几日的政务可见繁忙。

  而再餐桌对面的下首,居然还坐着一个青色官袍,神色激动却又有些手足无措的“熟人”。

  有外人在,该有的礼节还是得全的。

  一则顾全太子的权威,二则不落人话柄。

  “臣常升,参见殿下。”

  “免了,入座吧,令人预备传膳。”

  朱标合上了手中的奏书,招呼了常升坐下。

  身旁的随侍太监便机灵的搬开了朱标手侧的奏书,放回了御书房里,给常升送上了泡的正当时的“小龙团”,这才转身出去,带上了殿门。

  看太子殿下身边的太监对常升这般礼待。

  一直在偷偷观察常升的祁胜前不由得多打量了他几眼。

  随后就看常升轻车熟路的分茶。

  毫不避讳的将茶水送到了太子殿下的面前,太子殿下亦毫不忌讳的端起来茶盏润喉,祁胜前不由得将对这位只第二次相见,却还没来得及交际少詹事的重视程度再次提了一个台阶。

  “常升乃太子妃胞弟。”

  “沙场检阅头名为官,是孤最为倚重信赖之臣。”

  “虽年岁不大,然眼界开阔,富有韬略,少年老臣。”

  “此乃父皇亲口所言,孤亲眼所见。”

  “这几日毅德参办之政务,往前都是其操办。”

  “往后有不懂之处,尽可求教。”

  “臣谨遵殿下教诲,还请常少詹不吝赐教。”

  祁胜前闻言起身,先是对太子拱手应允,又转身对常升施了一礼。

  常升回头看了一眼朱标。

  就见朱标举着茶杯小声道:“毅德勤勉有余,然眼界不足。”

  “同为淮西出身,你多担待。”

  偏殿一共仨人,地方就这么大,相隔不过一张台面。

  就算是窃窃私语也逃不过祁胜前的耳朵。

  若不是常升还在。

  他真想给太子殿下来个纳头便拜。

  可眼下常升还在,面对一个比自己还小一轮的二号顶头上司,祁胜前的连到底还是薄,勉强控制住自己不要君前失仪。

  常升的余光将祁胜前的反应都看在了眼里。

  与小朱的眼神默契相较,知道是要培养一个趁手的工具人出来,便搭茬问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朝廷六部五寺各司其职,殿下希望毅德挑哪一部的担子?”

  朱标不假思索,脱口道:“毅德洪武七年被地方举荐入朝,初为吏部书吏,后辗转御史台,大理寺,这几日辅佐政务,长于律法,刑狱。”

  “加之其品性持正守城。”

  “又封试科举在即,东宫留用的一干官员中有些仗势欺人的龌龊,孤以为,可予毅德试掌东宫一干官员的考评,任免。”

  常升会意的微微颔首。

  明白了。

  这是要将他往孤臣,纯臣的方向培养,说的再通俗着,就是培养一个明代的魏征用,能不能成两说。

  淮西地方举荐,说明没有后台。

  吏部,御史台,大理寺都轮过,专业对口。

  加之有老朱派锦衣卫祖宗八代的翻老底的调查后,再假借人韩国公的手推举而来。

  本就被小朱拿了把柄,又被他施了恩泽。

  这不妥妥的“天选工具人”?

  放着这样的工具人不用,难道还要去用那些天南地北,出身各异,不知根知底的吗?

  眼下六部五寺基层官员和东宫臣属对立,这显然是个一个巴掌拍不响的局面,六部五寺那边暂且不好下手,东宫这一亩三分地再不收拾好了,传出去,小朱他堂堂太子不要面子的吗?

  本来这事儿应该是常升这个少詹事的本职。

  但不管是出于亲疏关系,还是常升本身的才干,朱标显然不愿意打破常升大隐隐于东宫的局面,更不想让他出来得罪人,找个替代品显然是必要的。

  只是他本人水平不足。

  自然就需要常升帮着出力培训了。

  “臣领命。”

  常升点头接下差事。

  本想问问还有没有其他事。

  毕竟带一个工具人的事,根本不需专门将他叫来。

  然后就听朱标招呼传膳。

  也只好暂且作罢。

  四菜一汤很快上桌。

  小朱与常升边吃边聊着朱雄英的学业,不多时又转到了太子妃的身体,孕期等家常上来。

  一旁的祁胜前低垂着眼眸,根本不敢搭茬,只怕自己那兴奋的无以复加的表情暴露在太子殿下面前,失了仪态。

  从大理寺到东宫当值。

  如今他虽未升官,干的却是少詹事的一部分职能。

  等到将来太子继位。

  有了这份履历,及与太子殿下建立的情谊,还怕当不上一部主官么?

  但对太子委任常升来培训他的事。

  他本身还是持观望态度的,毕竟文人尚且相轻,何况一个沙场校阅出身的少詹事。

  沙场校阅,那不就是当今陛下为了施恩泽,给了淮西勋贵子嗣一个恩荫为官的门路么。

  不管太子殿下怎么吹,他最多就信三分。

  不然这位入东宫都几个月了,怎么未曾听闻朝中上下谁夸赞其名呢。

  但太子妃胞弟这身份,显然是为给自己对东宫臣属的考评任免撑腰,否则自己初来乍到,有何威信让人听从。

  想到这,又想起太子殿下对于常升关乎自己官职任用的征询,祁胜前的心中又升起了一点敬畏。

  就那么一点。


  (https://www.xlwxsww.com/751/751926/10295843.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xlwxsw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lwxs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