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三国:我假冒汉室宗亲,刘备麻了 > 第 479 章 提议迁洛

第 479 章 提议迁洛


第  479  章  提议迁洛  

第  479  章  提议迁洛

中原战事已了,整个天下刘彦坐拥近二分之一的疆土。

然而实力却不能如此算,因为有些地方看似疆域广阔,但实则尽是高山、河流,并不适合人的居住。

因此如果真要算的,刘彦所掌控的是整个大汉最富裕、最适合人居住的疆域。

诸如蜀地、荆州、扬州,看似面积辽阔,实则尽是崇山峻岭,多为不毛之地。

正因如此,刘彦这个周王的威势愈发强盛,气吞山河之势已经展露无遗。

历时近两个月,刘彦才从中原返回冀州。

去时阳春三月,归来已是一片荒凉,冀州已经下起了纷纷扬扬的白雪。

回到冀州之后,刘彦力排众议,潇潇洒洒地在府中放纵了一下,难得的享受到了身为权力巅峰之人该有的享受。

“又要忙碌了。”

刘彦张开双臂,任由甄家姐妹为自己穿上冠冕。

“大王的志向应该是广阔的天下,温柔乡只不过大王劳累之时,休息的地方,大王可莫要留恋。”

甄姜亲手给刘彦戴上冠冕,柔声提醒道。

“呵呵,说的容易,转眼已经十多年了,这十多年我哪有多少时间享乐。”

“有时候真的挺羡慕董贼的。”

刘彦苦笑着摇了摇头,心里是真的羡慕董胖子。

虽说没享受到多久,但人家是真的一天都没累到,顶多是在女人身上累到一些。

而反观他自己,看似手握天下权柄,但加起来能够享受到的时间,也不如董贼的两年。

“荣儿和宓儿明年就到年龄了,过了年,我将她们接来。”

甄姜站在刘彦身前,打量了一下自己的夫君,旋即若有深意的说道。

“还是夫人知我。”

“不说了,先走了,离开冀州许久,元叹他们估计已经抱怨了许久。”

刘彦心中一喜,活力满满的离开了后院。

洛神终于要长成了,这绝对是一件值得人高兴的事情。

毕竟,没有穿越者能够拒绝一个被盛传为正史第一美人的女子。

帝王不都是一回事,坐拥江山万里,孤寂无聊,唯有收集绝色女子,解一解心中的愁苦。

而他的年岁怕是要更加悠长,这么久的时间,足够他收集大量的绝色。

他已经想过了,等平定天下之后,再为后世子孙谋谋福利。

天下之大,语种实在太多了,他要教这个世界的人学习汉语。

另外,再把某个让人恶心的虫子国给收拾了。

王府正堂,众臣已经等待多时,刘彦这个主角终于姗姗来迟。

“哈哈,诸位,多日未见,不知可有想念我啊?”

刘彦看到众人有些黑的脸色,不由打了个哈哈。

“大王,你要自称孤。”

“王,要有王的威严,岂能用我自称?”

田丰摇了摇头,正色的提醒了一句。

“...”

刘彦抿了抿嘴,脸色一垮。

这个田怼怼,烦死了。

“行了,都坐吧,此番孤平定中原,如今大汉半壁江山已经兴复。”

“我准备尽快将天下平定。”

刘彦坐在王座之上,神色严肃的朗声道。

“大王,今年一战,我军虽然已经平定中原,但所耗粮食足有百万之多。”

“府库之中虽有余粮,但还需要应对不时之需。”

听到刘彦明年还有动兵的意图,顾雍立即开口提醒了一句。

打仗不是人多就行,还得要钱、要粮,咱不能瞎打呀。

就大汉现在这种情况,不是地震就是洪涝、干旱、蝗灾的,你不留点粮食应急,真到了那时候,民心尚未归附的中原又要乱起来了。

“今年不是收上了来不少么?”

刘彦皱了皱眉,有些狐疑的看向顾雍。

“是收上来不少,但是豫州可是一个相当大的烂摊子,光填窟窿就填了不止百万石粮食。”

闻言,顾雍将情况说明,同时将一份奏折呈递给刘彦。

其上所述正是有关于兖、豫两州的赈灾事宜。

“又是兖州。”

“还有袁公路那个混蛋,把好好的一个豫州,祸祸成这副模样。”

刘彦头疼的揉了揉太阳穴,一把将奏折摔在了桌案上。

老曹这家伙就跟倒霉催的一样,只要有个什么灾害,他的兖州必定赫然在列。

“大王,豫州之事,或许也未必是一件坏事。”

贾诩抚了抚胡须,低声道。

“文和有何话要说?”

见到贾诩主动开口,刘彦不由得心中大喜。

“豫州多地,土地肥沃,此番前去,老夫发现个别的地方因为水少,所以被百姓所遗弃,导致杂草丛生。”

“如今我大汉修建水渠以及引水灌溉之事已经多次改进,何不利用这些土地,来实行大面积的屯田。”

“若能够得以实施,明年一年的时间,便可收获大量粮食,将来攻打南方之时,这些粮食便可以充当军粮,从而无需再从北方运输粮草。”

贾诩说着,从袖中取出一份奏折,呈交给刘彦。

翻开贾诩的奏折后,刘彦从中看到了几个地名,蔡县、陈县等多个郡县。

豫州虽然大多数地方水网密布,但仍有多地完美的避开了水道。

而一些细小的河流,根本无法支撑起大范围的农田用水。

“准了。”

“文若,这件事你吩咐给荀谌去做。”

刘彦点了点头,大手一挥同意了这件事的提案。

“诺!”

荀彧拱了拱手,应了下来。

“大王,如今我军战事大多在南方,冀州距离战区又太过遥远,属下决定迁至天下中心雒阳。”

“如此一来,大王再次行军之时,便可省去大量的时间,间接的,连粮草也会有所节省。”

“何况,朝廷岂能置国都于不顾乎?”

一名四十余岁,让刘彦有些陌生的男人开口道。

“启禀大王,此人乃是数月之前前来投奔的朝臣,曾为尚书郎,姓钟名繇字元常,其才能胜我十倍。”

见到刘彦面露疑惑,荀彧立即来了一波商业互吹。

“哦,元常所言倒是不错。”

“不过,雒阳历经董卓之乱,如今略显苍凉。”

“迁往雒阳一事,恐怕还需要再往后推延一二。”

经钟繇这么一说,刘彦也觉得是时候该离开邺城了。

这里虽然经营多年,其繁华程度比之都城也不遑多让,但终究地理位置受限,并不能承担起一国之都的重任。

而雒阳不同,此地地处河洛平原,土地肥沃不说,地理位置更是优越,处于天下之中。

何况,大汉的都城就在此地,他也没有不去的理由。


  (https://www.xlwxsww.com/2026/2026837/11110625.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xlwxsww.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lwxsww.com